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乒乓球基石训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乒乓球基石训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乒乓球基本功是什么?要怎么才练得好?
动作定型很重要,这是发挥稳定的基石。也是学球的第一步。 良好的动作定型:
1、有过硬基本功的人当陪练给你喂球,你尽量保证良好动作的定型,不好的动作定型后比较难改,所以在动作定型阶段要有高手指点为妙。
2、练球一般都和自己差不多的人练习的,所以有个捷径就是发球喂球,有多球练习更好,一个人不断喂发一样的球,另一个人不断地接,过10分钟半小时再交换练习。
3、想象练球,在找不到练球对象时,可以想象对手存在练球来把动作定型,比如:看着教学视频,对着镜子,模仿着挥拍,反复做动作,想象前方球的存在。(本人曾经用棉线穿一个乒乓球,穿球处用缝衣线,挂在寝室,放好位置高度来练习)
许多人具有一定基本功,可以不断地练习一条线、两条线,把球练习得赏心悦目,但打实战不知道从何下手,如不会搓下旋,不会接不转短球等,往往被一些看似不会基本功的人抓住弱点,一顿狂宰。
动作定型需要全面,最常用的技术:正手攻,反手推,搓下旋等。技术不全会让对手抓住一顿狂轰。在练习过程中,长时间地练习一种技术是不明智的,比如一个月只练直板横打,结果一个月球到正手还拼命往正手侧用横打;而短时间内什么都练也不明智,不利于动作定型,重复才是定型的法宝。正确的做法应当是短时间内以一种技术为主,辅助全面地练习已会的各方面技术。最终将各种技术动作定型。
动作定型不能让打球呆板。高水平选手打球过程中动作不会不变,经常会看到世界级选手弓着腿,扭着腰,击球手臂都不动等等不标准的动作打球,他们这是为着更好地把球回过去。所以动作定型只是一个基本动作,并不是打球死板。
什么是乒乓球的意识?
乒乓球的意识,简单来说就是乒乓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一种具有明确目的性和方向性的自觉的心理活动。它的特点就是具有能动性。它分为意识内容和意识状态两个方面。
第一方面:意识内容
1.科学意识:尊重科学
2.苦练和巧练相结合的意识
3.志向与目标的意识
4.预判断的意识
5.盯球的意识
6.移步的意识
7.追寻合理击球点位置的意识
8.打磨结合的击球意识
乒乓球的意识分为很多种,在比赛中拥有良好的意识才能把乒乓球打得更好,这是非常浅显的一个道理。下面我先说乒乓球应该具备哪些意识。
步伐意识
这个步伐意识是乒乓球中非常重要的,乒乓球的步伐是灵魂所在,没有良好的步伐是不可能打到球的,就算打到要么是球刚刚好送到你手上,要么由于步伐不到位打不出高质量的球,必须得清晰知道什么球用单步,什么球用碎步,并步,交叉步,侧身步等,只有具有这些步伐意识,并且在实战中能够灵活运用步伐才算是掌握了。
力量控制意识
比赛中的球千变万化,我们应该掌控赛场根据球的变化而变化,对于一些该发力的球果断发力,有些不能发力的球就先选择过渡,切忌盲目发力。对于下旋球,出台或者半出台我们可以拉高吊,先稳住上台,再寻求机会进攻,对于不出台的下旋球,我们可以摆短或者劈长,这些技术都是对力量的把控。对于上旋球,我们切忌发大力进攻,因为上旋球会比较拱,发大力进攻很容易导致球飞出界,应该借力为主。
板型调节意识
板型的调节应该是根据不同来球的旋转来变化,来球的下旋旋转比较强的时候,板型应该平一些,来球下旋不是很强的时候,板型应该立一些,来球为上旋的时候,我们应该适当压一下球拍,这样才能保证球的弧线不会太高,球才不至于飞出界。
盯球引拍意识
如果说努力和正确的指导决定你乒乓球的技术有多扎实,那么意识就决定你乒乓球水平的高度。意识是对乒乓球整体的认知。包括对乒乓球力量和旋转的理解,包括对各种情况的预判及处理,这都可以说为乒乓球的意识。乒乓球比赛本身就是一场博弈,见招拆招这个成语再合适不过了,乒乓球赛场即是技术的博弈也是心理的博弈,有良好的意识就决定你对对方心理和技战术都了解透彻,占据主动,更容易赢得比赛。想反意识不好,只有基本技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会随机应变,打球很死板不够灵活,很难得到提高和进步。这就是意识重要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乒乓球基石训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乒乓球基石训练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