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乒乓球挑球得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乒乓球挑球得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进攻篮板是第一个碰到球的人,如果那人先挑了一下在抢到球是算1个板还是2个?如果是挑给队友,算前者还是后者?
我也查了一些资料,你看看以下的几种情况应该就差不多理解了吧:
1 皮球打板后没人碰到 弹到地上落到一个队员手中 这样子不能算,因为篮板球落地后再抢到就不算了;
2 皮球只碰到篮板没碰筐 抢到后算不算,这个可以算,但是必须是有投篮动作,不能是传球击板;
3 在抢篮板的时候球被两名双方队员同时抱住造成争球,不算篮板;
4 打板后由于双方队员争抢 球一直在队员头上 谁都没有控制住 最后被拨出界不算篮板,因为都没有控制球权;
5 自己把球仍出打在篮板或篮框上 然后空中接住打进 计算篮板+得分;
7 罚球时 罚球人故意不进抢板 但球只碰到板没碰框 这个一般也算的,除非特别明显;
8 接到对方仍出的三不沾 不算,因为没有碰到篮板跟篮框,最多算是抢断。
上篮怎么挑篮?用手腕怎么挑?
挑篮是篮球里的一种上篮得分方式,挑篮能够摆脱防守,快速上篮,具有稳定性强、命中率高的特点。 篮球挑篮技巧:
1.从离篮框约3、4米的前方稍偏右处开始,用右手单手朝篮框方向运球向前,最后一步用左脚踏出 (并准备起跳),跨最后一步时,用双手抱球(左手在球前方,右手在球后方并靠近球底部),左脚发力起跳,眼睛保持在篮框附近你要将球送至的方向,左手离开球,右臂单手持球向上完全伸展,并在弹跳至最高点时,靠手腕(称“挑篮”)将球送出。
2.最重要的是出手那一刹那,手腕一定要柔和,不要使劲的往前硬顶,因为本身上篮已经有一定的初速度了,所以手腕只需控制球的方向即可。
3. 在挑篮的时候手腕要拨球,给球加一个旋转,旋转的球弧度会变高,增大入框的面积,提高命中率。
197的赵蕊蕊擅长3号位半高球,2米的袁心玥怎么不敢打?
(公孙奴图文原创)
陈忠和为主帅时代,中国女排的主攻手身高一般化,全队只能以快变为主,以多变为主。当时副攻手刘亚男和赵蕊蕊一个“超快”,一个“高快”,加上张苹的“变快”,很好起了中路的掩护、牵扯作用,为主攻手开辟通道,贡献极大。赵蕊蕊的三号半高球进攻,是陈忠和的得意之作,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了赵蕊蕊的身高作用,事半功倍,别开生面。
赵蕊蕊在三号位扣半高球当强攻的情况,发生在这几个状况之下:一是在中边一二的防次,只有二点攻。赵蕊蕊在三号位时,一传又偏往二号位之外。此时二传手想把球拉往四号位太难,三号位是赵蕊蕊也无法跑背飞扣球。陈忠和设计此时扣三号半高球,赵蕊蕊扣球虽不算重,但是利用身高优势,高点突破,效果不错。二是赵蕊蕊在二号位时的二点攻,情况与上述情况大致相同,那时的中国女排主攻手身高不但是皆一般,而且是少有后攻。所以,当球半到位时,赵蕊蕊绕到三号扣半高球,成了扬长避短之武器。三是前排三点攻时,一传不到位半到位,冯坤有时也会传出三号半高球,让赵蕊蕊中路突破。前两者有被逼成份,后一者是主动求变,往往奏效。
赵蕊蕊这一绝招,也常常用在关健球。关健球中路半高球突破,对方往往措手不及。有时明摆着扣,对方三人拦网也无法阻挡。赵蕊蕊这些表现,主要在2003年世界杯上,及当时比赛中前后发挥突出。2004年赵蕊蕊受伤,以及以后恢复,运用就相对咸少。可见,副攻手兼打半高球,也需要充沛的体力和完好的身体,受了伤,情况就不能同日而语。赵蕊蕊当时身高,在排坛上独树一帜。陈忠和教练运用身高设计此打法,相当合理。弥补了主攻欠高度,发扬了赵蕊蕊的空中优势,堪称是得意之笔。
而郎平的朱袁张时代,主攻手朱婷1、98米,张常宁1、95米,这种身高令人羡慕。而袁心玥身高两米以上,其身板比起赵蕊蕊,更加强悍更加强势更加激情。以她的能力,也完全可以扣这种半高球。但是,袁心玥并非以扣球暴力为主。如果硬扣这种球,估计效果一般。因为,必须点高力足才能奏效。特别是我们的主攻线强势,有前后攻,有接应攻,不需要再练此招,用之下策。现代排球,训练越是简单越细致到位,训练越多越粗放负担。所以,郎平应是认为暂时不必要。
一支队伍的战术设计,应以这支队伍的需要为主。比赛讲究效果,讲究胜利。赢球,就是硬道理。袁心玥的潜力还很大,她的攻防是日趋平衡,作用日趋明显和不可或缺。郎平认为她应该在拦网把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三号位半高球,她不是不敢打,也不是不会打,而是不必要这样打。
赵蕊蕊打球的时代,她1米97的身高,在当时是相当高的,许多球队的副攻只有1米80多一点。身高的优势,赵蕊蕊的拦网能力出众,进攻上也相当犀利,背飞和3号位半高球确实是她的杀手锏,得分效果相当不错,2003年世界杯有了赵蕊蕊的强势,中国女排也拿到了冠军。
袁心玥拥有2米01的身高,比赵蕊蕊还高,而且身体更强壮。但是,现在各队的副攻普遍身高都在1米90以上,和她身高基本持平的也大有人在。袁心玥主打二号位背飞,也打三号位的前快,半高球确实打得少。不过袁心玥有一个2号位的强攻,这是赵蕊蕊不具备的。
袁心玥和赵蕊蕊身高相仿,但属于不同时代的球员,从小练习的方式也不一样,到了成年技术特点自然就不一样。现在对手的状况也不同,所以中国女排所采取的技战术套路自然也有所调整,不会和以往一样。所谓的适合的才是需要的,袁心玥的背飞打得很不错,能够有效撕扯开对手的防线,这也就足够了,不是说所有的技术都要用到的。
袁心玥不是不敢打三号位的半高球,是中国女排的技战术套路没有这个方面的迫切需求,所以她运用得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乒乓球挑球得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乒乓球挑球得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