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乒乓球纠正拉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乒乓球纠正拉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乒乓球发球机下旋球能练拉球吗?
乒乓球发球机下旋球可以练拉球。发球机发的下旋球落点可以是台内也可以是端线既出台球。台内下旋球主要是练习搓球,包括快搓,慢搓,摆短,劈长。出台球可以练拉球,包括高吊弧圈球,前冲弧圈球。自己感觉用发球机练习打乒乓球,要以固定动作为主,发球机发出的球与运动员打出的球无论是速度质量还是有差别的,毕竟乒乓球比赛是人与人之间的对抗,还是要多和运动员打比赛。
建议没有基本功的初学者必须要有教练指导才可以用发球机练习,否则错误动作形成肌肉记忆再来纠正动作难度就大了。
如何改正打乒乓球正手拉球时的横向发力问题?
朋友你好,估计你是手臂动多了,从小动作开始,固定手臂靠腰和腿来进行发力,多练习固定后,在慢慢加上手臂发力这样可以慢慢改过来,横向发力会让球速变慢,球路飘,拉下旋容易下网而且拉到后 质量也不够高
您好,首先感谢您邀请乒乓网进行问题解答,下面给你讲解一下:
如果引拍在击球点右下,当然就会模向发力,否则你就打不到球。强行控制引拍位置,要在击球点正后下,这样无论如何你都不会模向发力了。
合理的动作不是靠象学广播操样模仿来的,合理的击球才能产生合理的动作。
乒乓球反胶不太会拉弧圈,用正胶来弥补缺陷可行吗?
乒乓球反胶不会拉弧圈,用正胶弥补缺陷可行吗?
回答这个问题,先得看使得是什么拍,是直拍还是横拍。
1、如果使得的是横拍,建议不要换正胶,因为横板拉球有优势,不会拉弧圈可以学,找个教练学上一个月,估计就没问题了。如果不愿意找教练,也可以自己练:第一步找国家队比赛视频看人家的动作,第二步对着镜子练习挥拍。第三步在球台上实练,并根据实际情况纠偏。只要想学,就没有学不会的东西,拉弧圈也是这样。
2、如果使得是直拍,倒是可以考虑换正胶了。因为直拍正胶近台的推、挡、搓、拍、扣还是有先天优势的,再加上如果遇上不适应正胶打法的人,更是优势明显。我身边就有好几个使正胶直拍的,正胶不吃转,所以下旋球轻搓就能化解,不用去拉弧圈。正胶近台进攻拍击起来更狠,更难阻挡。不过正胶也有弊端,拉球费劲,遇到需要拉球的时候就会受限。
无论使什么拍,什么胶皮,功到自然成,都需要下功夫去练,用胶皮去规避自己的弱点是抄近道,只是是一时之需,只有功夫下到了,像传说中的使公交卡都能打球的时候,才算是功夫到家了。
抛砖引玉,欢迎懂行的提出不同意见。
感谢信任邀请回答。
首先给予一个肯定的回答,完全是可以用正胶来弥补缺陷的,而且是扬长避短,突出自己的优点,将其发挥到极致,不擅长就完全放弃,因为勉强使用反而会形成干扰,得不偿失。下面我们具体谈谈为什么可以这样操作。
01器材和规则的改变。现在乒乓球都是塑料球,弹性不如以前的赛璐璐材质,球速会不如以前,而且球的体积也在变大,球的旋转也是在下降,此时就需要在球拍上做文章,将球拍的性能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样才能将球的速度和旋转提高上来,那么弧圈球就是一个很好的综合选择。
02打法的选择。传统的打法我们都是颗粒胶为主,那么自然就是以速度甚至怪异度来作为主要手段控制比赛,这样的比赛特点是,前三板精彩,杀伤力大,很少有更多的相持。但是随着技术特点的提升,球路变得更正,更持久,那么此时的前三板杀伤力降低了,相持特点被捧上历史舞台,弧圈球上台率高,持续性高,那么自然弧圈打法被提上日程,无论专业还是业余爱好者,都对此乐此不疲,都在练习弧圈球。
03弧圈的特点。弧圈球顾名思义,球的自身旋转增强,空中飞行的弧线弧度更高。这样的球有两个特点一是旋转强,光是弧线高,但是前冲性不强,二是自身旋转不是很强,但是前冲速度很快,此时的球速度快,加上本身的旋转,对方在触拍后,感觉既顶又无法控制方向,再不然就是无法判断球的落点,猝不及防。
虽然乒乓赛场都是弧圈化,哪怕是业余里面也是弧圈占据多数,但是弧圈打法虽打法先进,要想打出头,或者在众多弧圈高手里突围出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原因有几下几点:
01弧圈球需要发力更完善,比起快攻,击球幅度更大,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发力不集中,或者说不容易发力集中,那么打出来的球是很难达到高质量弧圈的性能的,那么质量一旦下降,被动挨打的时候就来了。
02弧圈球的连续性很重要,一般能够一板打死的对方的可能性不大,除非水平相差很大,要不然,打成相持很正常,那么此时就需要连续性的进攻,这对身体的素质要求很高。
乒乓球正手拉球的摩擦方法有哪些?
乒乓球正手拉球的摩擦方法有四种:
一,摩擦球的中上部,形成前冲弧圈球。
二,摩擦球的中部,形成高吊弧圈球。
三,摩擦球的中下部,形成加转弧圈球。
四,摩擦球的侧面,形成侧拐弧圈球。
正手拉球摩擦的方法有哪些?比较主流的就两种,一个是打摩结合,一个是薄摩擦。
先说一下这两者之间的不同。首先,打摩结合是目前最主流的一种摩擦方法。简单的解释一下就是先撞击在摩擦给球一个初始的速度跟力量。让他可以过球网,这是最基本的,在打摩的瞬间加上摩擦保证球有一个可以过往的弧线。摩擦也是为了增加稳定性。不同的来球调整打摩比例,可以控制球的速度力量旋转,让对手找寻不到规律。增加对手的接球难度。
打摩结合摩擦手法难点就在于击球点和击球时机加上引拍动作是否正确。大家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掌握这种手法。当然啊具体的拉球动作,拍型,占位等这里就不详细说明了,大家可以看一下教学视频。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薄摩擦,它也是业余里边叫做“挂”——就是把球挂起来,这种摩擦的手法呢几乎就是纯摩擦了。也就是靠胶皮的面跟球上的那个点去摩擦。这个是非常有难度的,也叫做干摩擦。这个手法呢以前张继科经常用。他以前用的是蝴蝶王横板,维斯卡利亚。当时是小球时代,他通过干摩擦呢可以制造旋转很强烈的球,弧线也非常的拱,上台率非常的高对手接起来很有难度,大球时代后单纯的靠薄摩擦已经无法支撑他的技术了。
这个就需要一个相当好的手感,一个相当好的去判断。在球根。胶皮接触的一瞬间,没有任何声音就那么摩擦出去,一点声音都没有,旋转非常的强烈,弧线非常的拱。它的要点呢就是在接球的一瞬间利用引拍的速度快速收收小臂在极短的时间内充分的摩擦。二跳前冲有加速效果。这种手法目前很少人在用了。因为起始速度比较慢,容易被对方针对进行反撕,弹击,击打,反拉,推档,快带!等等手法给自己造成很大的麻烦,一般都是用作过渡准备第二板的进攻时使用。在进行干摩擦的时候,一定在引拍的结尾要有一个压拍的动作保证弧线稳定的同时也可以保证它的弧线不会过高,被对手拍死。或者造成拉球出界,太过压拍会下扎不过网。
你
第一, 重心交换最重要。就是重心先左,腰带动引拍,重心到右,腰带挥拍,重心到左。一开始可稍慢便于固定动作,入门大约能连续打个20~30板后,逐渐加快节奏,快打快还。需要提醒的是,不是越快越好,要有意识的控制击球节奏,个人体会变换节奏练习最有效,慢—————快—————慢—————快,熟练后可试一下慢打快还。在节奏变换中体会用腰控制击球节奏,体会重心转换过程中身体各部位的空间移动感,对加快动力定型用于实战非常有效。
第二,肘部固定也是重点。引拍,击球,还原都要把肘固定住。这个最难练,特别是不要盲目模仿明星夹臂动作,这些明星夹臂往往是在赛前对练不发力的前几板,后边发力打及比赛中大部分明星的攻球动作都是不夹臂的。大臂和肘部正手攻球中相对固定,但不是固定不动,是相对固定在一个距离范围内移动,辅助发力。
如果夹臂和肘部过死,会导致肩部紧张,发力不畅。湿父视频中,正手攻球错误动作最多出在肘部。个人体会强制提醒把肘贴近身体、把前臂放身前,能用眼看到合理移动和制动,是不错的纠正方法。 动作掌握后就不必纠结,只要不出现拉,抬,翻等问题应属正常。
个人经历,当年开始打球时候,我二十四五岁,正好有个六十多岁的老先生两面反胶削球打法,有一段时间我水平提高了,可能在场的就我和他水平比较接近能打几个回合,但我打不过他,就天天和他打,他也乐意和我打,我就想方设法的拉这个削球,一开始拉不上去,当时水平低,没办法拍子后仰着使劲往上提,能上去了,之后体会到了要迎前击球,降低重心,再往后拉的多了,身体也自然放松下来了,脚上蹬转也加进去,感受到了用重心去打球,拉高调越来越转,越来越稳,那段时间练的真是不管上旋还是下旋来球都是拉高调,现在老先生已经七十多岁,不打球几年了,感谢遇到的每一个能使我进步的球友,总结:练正手拉球加摩擦,可以找削球手或者铁搓党练,拍型立一些可以接近90度,压低重心,迎前很关键,最最最重要的还是多练,练的少理论再好也白扯,自己的一点经历分享给大家[呲牙]
怎么打好乒乓球近远台拉弧圈球?
实战中感觉到应该脚步加快移动到预判来球方向,重心移到来球预判最高点与网高点连线略低位置,来球高则重心调高,来球低则重心调低,腰身先右转、右脚抓紧后撑,带动手臂向后适当引拍拉开适当的击球距离,再加快撑腿、左转腰迎球向前带动手前臂手指手腕抓拍冲扫来球合理部位(越下旋则冲球越下部,越上旋则击冲球越上部,前臂为主要冲扫臂,身体其余部位都是辅助调节限定击球高度和方向)并冲扫足够距离和调整合适方向,然后像荡秋千一样把重心和球拍回引到下一个来球预判的位置和高度,及时准备冲扫下一个来球。
这个题目表述有些问题,第六人归纳一下:如何拉好弧圈球?结合自身体会,说说自己的看法:
一般来说,弧圈球分为三种:加转弧圈球、前冲弧圈球和侧弧圈球。这里重点说下前两种弧圈球,加转弧圈球和前冲弧圈球。顾名思义,加转弧圈球强调的是一个“转”字,所以在撞摩比例中要求摩擦的成分要多一些,发力方向往上的成分更多一些,同时击球的下降前期,拉过去的弧线要比前冲弧圈球高一些。(当然国手们拉过去的加转弧圈球弧线并不高,这里边很有学问)
前冲弧圈球更加强调速度,在撞摩比例中要求撞击的成分更多一些,板型更加前倾一些,发力方向以向前为主,击球点在来球上升前期,拉过去的弧线比较低平,威胁性更大一些。
值得一提的是,拉加转也好,拉前冲也好,这两者的共同点是:击球瞬间要有个紧急制动、快速摩擦的感觉,绝不能匀速拉球将球托过去,这样能有效避免拉球出界的问题。
当然拉好弧圈球对于步法的要求很高,必须提前预判来球方向,做到击球位置合理,这样拉过去的球才能更有生命力!业余爱好者拉弧圈球经常失误,原因更多的是你的跑位不及时,手比腿快拉过去的多半是假弧圈球,这个必须要经过大量的练习,使得脚比手快,才能充分的将蹬地-顶胯-转腰-收臂-随势挥拍-快速还原等系列击球动作做完整。
最后,业余想学好拉弧圈球最好找个教练给你定点喂多球训练,这样一能帮你纠正错误动作,二来能帮你快速建立正确动作。如果没有教练指导,在刚开始学拉弧圈球的时候,最好别急于求成,对着镜子多做徒手挥拍,这一点很重要!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期待您的点赞和关注。对于如何拉好弧圈球,你有何好建议?欢迎下方留言交流!
感谢邀请。
(图片来自网络)。
一、做好预判。
针对来球,首先要判断出球的旋转,这是拉好弧圈球的前提条件——来球是有转或无转、是上旋或下旋、是一般旋转或强烈旋转等等要有大概判断。用以调整你出手的动作和版型。
其次要判断好来球的落点,以调整站位和重心。如果对来球的旋转和落点判断不清或含糊,在回球时往往会影响拉球质量,甚至造成失误下网。下面是直拍和横拍正手弧圈球的图示。(直拍与横拍动作略有区别)。
二、移动步法。
拉正手弧圈球的最佳位置,是在自己的体侧,因此,在拉球时,一定要移动步法,卡住位置。灵活的步法,是拉好正手弧圈球的重要技术环节。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乒乓球纠正拉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乒乓球纠正拉球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