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乒乓球全台练习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乒乓球全台练习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邓亚萍小时候打乒乓球的经历?
邓亚萍5岁开始打乒乓球,1998年16岁时第一次参加世乒赛就夺得女双冠军。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邓亚萍连续包揽女子单、双打金牌,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夺得四枚奥运金牌的人。至1998年9月退役,邓亚萍在14年的运动生涯中,共拿到18个世界冠军,她在乒坛排名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
2010年9月,邓亚萍学子,剑桥博士,奥运大使,团市委书记,人民网副总裁……跨界的选择,实现自我,是她不懈的人生追求。相比那些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忘记了爹娘,忘记了自己祖国的人又是多么的高大。可以说邓亚萍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不懈努力,不断攀登的精神缩影。
邓亚萍虽然没有选择做教练,但她投身公益,创立了邓亚萍体育奖学金,继续为祖国的体育事业作贡献,是值得国人的尊敬和骄傲的!
众所周知,邓亚萍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动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大家一定知道“乒乓球皇后”邓亚萍吧!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关于邓亚萍的小故事。
那是邓亚萍在清华大学即将毕业的前夕。有一天,她找到语文老师请他帮助修改哲学课的总结。这份哲学总结足有四五千字,内容很充实,既有理论上的阐述,又能联系实际用哲学观点分析打球的战略战术。几天后,语文老师把改过的总结给了她。又过了几天,她和这位语文老师在校园里相遇。邓亚萍一方面表示对语文老师的谢意,同时又很认真地对她说:“我把两份总结都交给了哲学老师,跟老师讲清楚了其中一份是我自己写的,另一份是请语文老师修改过的。”
乒乓球全台不定点或者半台不定点怎么动脚?
1、击球前首先判断来球的落点
快速的判断能力是快速移动的前提
2、通过不定点练习,提高判断力
通过全台不定点的步伐练习,提高实战能力
3、起动时,身体重心要前倾 两脚间距稍宽,重心放于前脚掌。身体重心的位置决定了脚下起动的速度。重心要放于前脚掌(图红色部分),以前经常听说“要提起后脚跟”,但是后脚跟抬得太高,反而会使身体重心不稳定。因此在击球前的准备姿势中,我们可以将上半身前倾,这样起动速度才可以加快。
我们可以观察一流选手的准备姿势,他们两脚之间的距离都比较宽,这样可以充分使用膝关节的动作来增大移动范围,而且身体重心较稳定。即使是大范围的移动,他们也可以很快还原,继续进行下一个击球动作。因此在准备动作时,双脚的距离要比肩稍宽一些。
4、向哪个方向移动,就先动哪只脚 。移动时,注意迈脚的顺序
5、每一板球都要注重步法的移动和还原 为了调整节奏,每一板球都要还原
6、身体重心、不要上、下晃动 减少身体的上下起伏,重心保持稳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乒乓球全台练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乒乓球全台练习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