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合肥呈康体育羽毛球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合肥呈康体育羽毛球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合肥师范学院体育强吗?
合肥师范学院体育科学系成立于2010年8月,现设有体育教育一个本科专业。合肥师范学院和安徽省体育局紧密合作,2010年9月首次招收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在校学生50人。2014年中旬正式更名为合肥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学制:两年
毕业最低学分:
89学分(含素质拓展7学分)
学位: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专业主干(核心)课程
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体育心理学、体育写作与科研方法、体育社会学、体育统计、运动训练学、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体操、健美操、武术、乒乓球、羽毛球等……
在合肥建足球场可享受国家补助, 你怎么看?
获悉合肥市入选全国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市的消息,我非常欣喜。
我之所以非常的欣喜,是因为国家看到了我国足球场地太少这一现实,并且开始投入资金进行扶持了。
据悉,2020年,国家将投入3550万元到合肥,再加上合肥地方政府出资,各类企事业单位出资,预计足球场地的建设资金将是一个很大的盘子。如此,合肥就能建设一批5人制足球场、7人制(8人制)足球场、11人制足球场。
这些足球场建成之后,不仅可以满足其他的一些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的需要,重要的是,合肥将会有更多的人练习足球,并有可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形成足球热。
与乒乓球、篮球、羽毛球相比,足球场地要求的标准比较高。正因为这样,我国的足球场地远远少于乒乓球场地、篮球场地、羽毛球场地,同时踢足球的人远远低于打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的人。
踢足球的人少,成长起来的足球人才就更少了。中国自己的足球人才少,很难形成自己的技战术,连主教练都要接连请老外来担任。我不是说老外不能担任我们中国男足的主教练,但是,接连不断地邀请老外来担任主教练,就说明我们中国没有自己的足球技战术。
像合肥一样,今年全国有21个城市入选国家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重点推进城市,2020年将建成一大批足球场。但是只在这21个城市建设足球场,还是远远不够的。
在此,本人热切期待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总结合肥等城市建设足球场地的经验,让更多的城市成为足球场地建设的重点推进城市,让全国的每一个城市都有一大批足球场,为全民足球热的到来创造良好的场地条件。
从基础抓起,中国男足登顶世界足坛高峰大有希望。
合肥某高校考试新规“大学4年须完成10个马拉松”,你认为合理吗?
个人觉得非常合理!四年10个马拉松真的太轻松了!
汉姆运动大家知道吗?宁夏大学,武汉大学等一批高校都在搞这个。现在是每学期55次及格,每次2公里(女生1.8公里),每秒不能低于2米,多一次加一分,每学期的跑程就有100多公里,这是硬性要求。所以4年10个马拉松太轻松了。4年10个马拉松,也就是差不多420公里,自己一算每年差不多42公里,就是你自己走路的距离也比这长了吧。所以,就从目标上来讲是非常简单的,每天计步,很快就能完成。
然而,如果图完成任务那是没有用的,高校所以这么做还是本着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的的,想想420公里,你要真的不想跑,骑个车一天几十公里没有问题的,但是这样真的没用,身体没锻炼不说,还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别问我为什么知道,以前很多同学就是这样干的。
跑步真的很爽,一开始你可能觉得很累,但是会越跑越带劲,跑步也会上瘾的,不过我喜欢这种感觉。连续跑步三个月,总路程超过350公里,快接近8个马拉松了,有种成就感,当然最重要的是身体很好,没有大病。
看到这样的规定,本人觉得:这真是一种悲哀!
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
却需要学校不厌其烦地通过这种硬性规定来推动。
在校大学生每周跑三次1500米的长跑,难道不可以吗?
就算是每天跑一次1500米,也不为过份。
这本来是每一名大学生为了自身健康所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
作为大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这本身就是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必修课。
学校需要做的就是提倡鼓励+指导,并给出适当空间就可以了。
如今搞得又是下载APP,又是随时抽查,
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我说下我的理解:
第一眼我以为是大学四年要跑十次马拉松,后面细看才知道是大学四年跑步距离要达到10个马拉松。
马拉松全程42.195km×10=421.95km。其实也就是400来公里,
我大学期间跑过两次全马,每次跑全马前月跑量会在100km左右,准备四个月,也就是说半马左右我就能跑完400km。所以我觉得对我来说10个马拉松的距离并不长。
然后说下我同学,大三时会带着舍友去操场跑圈(他们平时没什么运动,或者就是打羽毛球不会去跑步),每次他们大概跑4圈⭕️,一⭕️400m,一周跑三到四次,400m×4×3.5=5600m=5.6km,一个月四周,排除下一周雨,那么就是5.6×3=16.8km,一学期跑四个月,一年两个主学期(小学期不算),16.8km×4×2=134.4km,那么就是这个跑量,坚持三年就能达到。当然,这只是单从数据出发计算的,现实中呢,如果你跑量上去,那么跑步距离肯给会增加,而且已一次四圈⭕️的跑量,配速可以是2-3分钟一⭕️直接,那么也就是十来分钟就能跑完,然后跑完后的走,拉伸等加入半小时足已。每天花半小时去操场,加上回宿舍换衣服,鞋子,去操场时间这些,也就是一小时左右。一周三到四次花一小时的时间去操场,相信这世界大部分大学生还是有的。
谢谢!
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执行起来还是有点简单粗暴。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中高级人才的场所,不光要求学生在学业上有所成就,同时也要求学生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这本身没毛病。
毕竟,重文轻武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传统观念。
家长和学生一直都在学业和成绩上严格要求,却忽视了学生体质的锻炼。
造成了大学毕业生的整体身体素质逐年下降,日常工作中类似猝死的现象也不断发生。
另外由于体质偏弱,毕业生在承受就业后的各种压力下,也显得力不从心。
而在国外的尖子生则不光是成绩优秀,身体素质更是出众。
不少大学的运动队甚至可以直接向国家输出相关的运动员。
而与之相比,我们国家的大学体育发展还是弱项。
除了部分特招来的体育生和特长生以外,绝大多数大学生的体质还是偏弱。
“大学四年须完成10个马拉松”,这个规定非常有创意,非常好。
乍一看这个标题,以为这个学校有点教条主义,一刀切,毕竟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一样,各人的特长也不尽相同。但仔细看看具体规定,才知道是只要四年完成相当于10个马拉松的距离,就可以毕业。平均下来,每周有三次不低于1.5公里的长跑就可以完成指标。
不禁感叹:学校为了孩子们的身体,真是操碎了心啊!
也想起了我们当年,在北方严冬的早晨,辅导员一大早就挨个敲门,把我们从热乎乎的被窝中揪出来,赶到操场上去跑圈的往事,天是真冷啊!可锻炼带来的快感也真是爽啊!直到现在还在享受好身体带来的福利哪。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宅”字横空出世,年轻人喜欢宅在家里,看动漫,打游戏,在网上漫游人生。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身体素质差,超重、肥胖、近视、心肺功能差,进而自我管理能力弱,拖延症普遍,意志品质也不够坚强。
单拿近视状况来看。一份近年学生健康调查显示,我国的小学生31.67%患有近视,初中近视率猛增到58.07%,高中生76.02%人戴上眼镜,大学生近视比例高达82.68%,而且还有上升的趋势。这不能不说与缺乏锻炼密切相关。
近年关于中年甚至青年过劳死的悲剧也频频发生,都在提醒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所以,我认为合肥学院这种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意识非常值得赞赏,这才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正确做法,而且他们以这种创新的方式鼓励学生将学习与锻炼同步进阶,很受同学们欢迎,自然也会收到显著的效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合肥呈康体育羽毛球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合肥呈康体育羽毛球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