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全英羽毛球雨菲对戴资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全英羽毛球雨菲对戴资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半赛季胜率盘点,国羽众将成绩如何?
国羽至2016年伦敦奥运会之后成绩一路下滑,女单,女双,混双,男双一度到了后继无人的状态。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上半年,国羽的小将们,不负众望开始挑起了前辈们的重担,混双的雅思组合也是一路表现出色,男双刘雨辰李俊慧也在默默地向前冲,陈清晨,贾一凡也表现出了自己的实力,而女单小将陈赫雨菲,更是在苏迪曼杯中展现出了自己的最佳水平,个人觉得国羽的的辉煌成就将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逐一展露。
个子与打羽毛球的水平有关系吗?
个子大进攻有优势,防守照顾面大弥补移动慢的劣势,移动同样的距离做的功耗的能要比小个子多。所以大个打小个最好是犀利进攻三下五除二把对方迅速拍死,不打消耗战,经典战例是本次世锦赛辛杜打雨菲和奥元。像孙瑜那种可以练投标枪的身材,打拉吊不会突击,先天不足没几下就被耗死,真不知教练怎么选材的。还有顶尖男双要求双快,讲动作重复的速率,双塔也是先天不足的,打不过小黄人先天就注定了。印尼男双人才从没有断层,从没见过大个。我的观点是单打大个需要合适的进攻为主的打法和能够支撑这种打法的体能和技术,双打大个大多速度比不赢小个中个,就不看好了。
我经常打羽毛球,在业余选手里面属于中等水平,也经常看羽毛球比赛。先说说个子高的人的优势:1,进攻力量大,防守时照顾的面积大;2,容易取得一些较好的成绩;3缺点是:1,如果对方控制球打得好,经常要让自己转身接球的话,体能消耗比较大,容易输球。矮个子选手在场上,由于防守救球需要满场跑,对体能的要求非常高,那么,平时在训练中就要加强有目的的训练,而且还要有顽强的意志和韧劲。像男运动员里面,日本的桃田贤斗就是代表,女运动员也是日本的奥原希望、山口茜、中国台北的戴资颖等;高个运动员如安塞龙,女运动员有印度的辛杜,西班牙的马琳等。我个人观点还是觉得个高的在场上优势大些。不知道你们赞同我的观点吗?
虽然和个子高矮不能直接评论羽毛球水平的高低。个人还是觉得高个子会更有优势,毕竟身高臂长,腿长会比矮个子少跑动一些。大家可能会说,女单,山口茜,澳原希望个子矮不是照样水平很高。那大家想一想,她们在场上的跑动那么多,她们的体能训练在场下肯定是比高个子的运动员付出的更多,不然她们靠什么去支撑那么长时间的对抗。
不是打篮球,所以羽毛球水平和身高不一定是正比。因为羽毛球运动是非接触性对抗的运动项目,因此身高的高矮并不起决定性的作用。羽毛球技术最主要的就是手法技术和步伐技术,所以会涉及到一个人全身的力量、速度、协调、耐力、灵敏和柔韧性。当然身高臂长也有一定的优势,如抢至高点下压杀球、劈吊,抢在球落地前把球打回对方的有效区域等,身高臂长就更舒展,比个子矮的早接触到球。再比如在接对方的高远球或平高球时,身高臂长腿长的球员可能不用退到底线而直接2步在中后场就可以回击,缩短时间甚至带来主动;但是矮个子的队员肯定做不到,而是要退到底线去接球。但高个子球员重心高,转身慢,重复往返的协调能力稍差。就拿去年世锦赛女单决赛,奥原希望2-1战胜辛杜为例,奥原希望个子小跑不死,耐力好,她打四方球,打重复线路的球,让1米79的辛杜反复的做转髋往返的步伐,次数多了以后辛杜的步伐渐渐跟不上了,接连失误丢分,最后丢了冠军。当然今年辛杜复仇了,两个21-7打得奥原希望毫无招架之力,这场复仇的完胜也是辛杜利用的高个子的优势,只要球过头顶就下压,拉高远球也是利用身高优势尽量把弧度打高。
反之,高个子的短板就是小个子的优势,因为个子小,所以较高个子就比较灵活、重心稳、挥拍摆速快、小球技术好。印尼的小黄人组合,两人身高都是一六几,但速度非常快,特别是平抽打,算是当今羽坛双打摆速最快的选手。还有日本的双打选手渡边勇大,才1.65米高,但跑动非常灵活。双打抢网和平抽打用得比较多,所以双打选手蛮多个子不高,也要看地域,亚洲这边是普遍不高,除了小黄人,日本的鸡血、远渡、保木/小林组合也都不到170。我国的双塔都是以一米九的身高,能打到世界排名第三,已经蛮奇葩的了,当然这跟他们的努力分不开。再看看单打选手,日本双姝奥原希望和山口茜才1.56米,男单现排名第一的桃田贤斗也就1.74米,刚退役的天王级人物李宗伟才1.72米,比李宗伟还要矮的印尼队的金廷,还有很多不胜枚举的小个子,速度、灵活跑动都是他们的制胜法宝。高个子的冠军也不少,上面提到的双塔,还有丹麦的安塞龙,我国的谌龙,一米九左右的身高也能玩转羽毛球。也能总之,不管是高个子还是小个子,都要找出适合自己的打法,练就制胜武器,才能成为羽坛高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全英羽毛球雨菲对戴资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全英羽毛球雨菲对戴资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