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羽毛球穿搭蓝白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羽毛球穿搭蓝白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哪些例子可以拿来反驳“不要拿你们的业余爱好挑战他人吃饭的本事”这句话?
我个人就是。
曾经我对自己的写作能力非常自信:
从小到大,作文就是作为范文被老师点评。
大学毕业论文,被选做优秀论文进行答辩。
毕业后在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工作,拿下企业征文比赛第一名。
随后代表该企业参加上级单位的征文比赛,又拿下第一名。(一次可以说碰巧,两次就足以说明自身具备实力。)
后来担任部门的宣传工作负责人,在公司20多个部门里,常年稳居前三。个人连续三年获得优秀宣传人员称号,后来觉得拿的太多不好,主动让贤,才没再拿的。
所以,我自认在写作方面水平一流,并把其作为特长。
直到后来,看到某机关单位招聘文秘,于是应聘,并成功获得该职位,进去才发现,差的太远。
机关单位的写作要求非常高,单是小标题,就要求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既要对内容高度概括,又要和上下文保持一致,还要逻辑清晰、条理清楚,还能吸引眼球。
我本人就是例子。
我1988年下海创业,开店(时装私人订制)32年,女红历史63年,真正把业余爱好变成终生事业,自我实现。
我6岁逃离幼儿园,爸爸妈妈上班,我看家,翻开妈妈的衣服包,把她一件好久不穿的花洋布旗袍,剪下一尺多长,用大白线把上腰用直针撸好,串上松紧带,穿在身上,上街到小人书摊前看一分二分钱一本的小人书,回家就背影画书里的小姐丫鬟,上学的时候,我是美术科代表,下乡后,生产队大院办公室外墙大美术字是我登梯子写的,后来到学校专教美术,学校大墙的美术字,政治运动标语,运动会校标我负全责。
我们全家弟弟们的衣服全是我自裁自做,七十年代同事们说我穿衣服是一流的,我午休去街上买块花布,回来让她们看,第二天上班就穿上了,同事拿块布头,我中午回家就给她做个帽子,我做的鞋穿不过来,就送给家庭困难的老师…
我无师自通,但所有的时装工具书都是我的老师,改革开放后,1982年,我从展望出版社订了全套的日本文化时装讲座自学,对技术精艺求精,业余生活丰富多彩。1984年署假,一个偶然机会,参加辽宁首届时装设计电视大奖赛,同年秋天参加中国首届春秋时装设计大奖赛均获大奖,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我立志想成为服装技术领域全才,于是逃离体制,停薪留职,下海创业成为自由人,而今己是暮年,风雨兼程32年,终于实现了当初年梦想的模样。
我今年69岁,退休有铺,身体健康,每天和老伴登山晨练,精神抖擞在工作室里刷有在,事业做减法,养生做加法,历经三十多年服装业发展变化,由八九十年代服装布料逐渐丰富多彩,人们的服装从色彩单一,全国一片灰绿蓝白黑,到现在品牌烂大街,即使服装厂全休业,也够14亿国人穿13年…
中间来了几个顾客,片断时间码几行,有点跑题,再罗嗦几句,有很多朋友都说我,这么大岁数,两人都是单位退休,还这么累干啥,还不抓紧时间,出去旅游各地走走,玩玩麻将,你看谁谁,候鸟生活,冬天上海南…(意思是你不会生活),我说,我这是爱好,就和你们爱玩麻将,养宠物一样,不然一大堆腐败时间上哪消费,你们看我象挨累的样吗?
发几张登山晨练时,老伴用手机拍的照片和大家分享。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羽毛球穿搭蓝白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羽毛球穿搭蓝白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