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羽毛球热身运动完整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羽毛球热身运动完整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那些打羽毛球前不热身,打完也不拉伸的人,为什么没受过伤?
我可能是因为锻炼比较多,确实属于热身比较少,一半会做下拉伸活动下脚踝手腕肩膀啥的,然后拉会高远球开始打。
打完了基本上就不做拉伸了直接走。
打了有二十年球,确实没受伤,哦,中间有一两次崴了脚,不能说完全没受伤。
受伤几个容易的点,一是跳杀,业余选手跳杀受伤比例太高了,我做不来这个动作。
另一个是动作不到位勉强杀头顶,动作不到位的情况下勉强杀头顶对腰的负担太大了,一旦觉得不到位我宁可选择反拍过渡。
最后一个常见场景是大跨步救球,这就没办法了,网前跨步救球和右底线跨步救球都是常见场景,这只能靠准备动作到位一个垫步能出去,出去时切记脚尖朝外,这点上得益于自己一般拍与拍之间准备动作比较到位,没吃过这个亏目前。
当然,还是建议打前热身打后拉伸。
尤其是手腕脚踝肩膀三个关节一定要活动开,否则太容易伤了。
我打球几乎也从不热身,打完也从不拉伸,基本上也没因此受伤,以我多年的经验和观察,热身和拉伸并不是受不受伤的关键,动作的规范和是不是在场上一味地使用蛮力才是主要的(羽毛球是力量和技巧以及战术相结合的运动),业余爱好者打球的频率和强度和专业运动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诚然,专业运动员伤病也很多,那是强度所致,而业余爱好者受伤,多半是动作不规范、不正确所致,与热身、拉伸并无太大关系或者说是必然关系。
另外,就算你动作规范正确,经年累月下来受伤也是必然——哪有机器零件一直使用不磨损的呢?所以不必抬杠。
没受过伤说明他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儿,该使多大劲,打多久,打多激烈。
不像某些人一见球就上头了,脑袋就充血,一定要大力出奇迹、上来就最大强度——输出直接MAX。
如果他是新手,他最起码知道接着难受的球不接,直接捡球就好了;
如果他是高手,那说明这个对抗到不了他的强度,相差太远。
能控制好自己的人,非常值得学习。
其实在场上也能热身的,上去先小跑,慢慢热起来,动作由小到大,强度由低到高。
先碰球、打手指发力,挡网、吊球、放网、勾对角,先多使用网前技术;
之后再打打抽球,随便加上小臂、大臂、望、腰、腿等整个身体,一点点热起来之后,再正常起来打,挑球,最后才是对拉高远、杀球和前后调动。
打的差不多的时候就要降强度,随着体力的耗尽,肌肉对体态的控制力也会下降,这时不不能做太剧烈太大的动作。
很多人一上来不热身就直接半场开单,又杀又吊的,不要跟他们一般见识,正经打起来他就拉胯了。。。
我就属于不热身也不拉伸的人,上来就打。球场上很多人都是这样。但是受不受伤主要还看打球的激烈程度和运动强度,还有个人的身体素质。有的人是打着打着就慢慢热身了,有的是打完球慢慢收球,并不一定要拉伸。当然热身和拉伸最好,不做的话对有些人来说也不一定受伤。
你见的是业余中的业余,稍有见识的都明白热身和拉伸的重要性。我曾经见过一个业余高手,上来不热身就打高远球,跳杀,结果第二次跳杀落地就趴了,跟腱撕裂,做手术休息了一年。此后,场馆里面的业余爱好者都认识到了热身的重要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羽毛球热身运动完整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羽毛球热身运动完整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