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青训人才井喷,中国足球青训人才井喷事件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国足球青训人才井喷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国足球青训人才井喷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国安3-1客胜武里南联,泰国16岁小妖破门,中超23岁还是小将,你怎么看?

看了替补出场的素帕那的进球,不得不感叹我们青训质量的低下。职业化改革20多年,我们每况愈下,并没有乘着首次进军世界杯的东风借势起飞,反倒因为自己的原因一团黒腐赌,倒行逆施 ,开历史的倒车。将足球事业搞的奄奄一息,不断被超越,下滑到落后于我们原先都不正眼瞧的东南亚国家,泰国、越南都成了我们的拦路虎,打板球的印度都不惧我们了。

中国足球青训人才井喷,中国足球青训人才井喷事件

武里南联下半场扳回的一球,得益于越南外援梁长春的妙传直塞,9号素帕猜的弟弟素帕那高速带球杀进禁区,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完成闪电一击,4分钟之前这名16岁的小将才刚刚登场,也给全力反扑的主队打入一针兴奋剂,疯狂围攻国安队。

这些年随着泰国足球的飞速发展,武里南联频频获得亚冠资格,这支东南亚球队名声噪起,先后狙击过东亚各路豪强,尤其对弈中超球队获得不菲战绩,俨然成了中超克星。在其主场,中超球队基本上是一胜难求,上次的胜绩还要追溯到2012年的恒大。国安此次3:1的取胜,还是有点出人意料,说明国安本赛季的确是加强提升了不少,当然起决定作用的还是队内外援。

16岁的素帕那成了亚冠最年轻的进球记录保持者,的确让我们汗颜。近些年,我们已经没有什么能横空出世的白袍小将了,一大堆30开外的老将打拼天下,接班小将无处可觅。虽然人家包括我们自家人都在嘲笑,U23还算小将,不管是日韩近邻还是海外他国,23岁年龄正在主力位置东征西战,哪里还有像我们这样需用政策保护上位的,并且很多是敷衍形式的走马换将。国内的青训佼佼者鲁能、根宝基地、绿城等,恒大足校的人才还未到周期,都未见这么年轻的上场球员。

说多了都没用,亚洲周边这些国家,不说日韩,就越南、泰国这些小国家,都足足给我们上了一堂课。怎么发展好青训,使用高水平青训教练、科学选才、发展方向等等,好好反省吧。

北京国安亚冠作客赢下武里南,取得本赛季国安在亚冠的首个胜利,是很不错的,首先谈谈这场比赛的一点看法,然后再说对16岁泰国小将攻破北京国安大门的感叹。

这场球还是值得称赞的,毕竟中超亚冠双线作战,加上作客并不容易,巴坎布帽子戏法拿下这个3分,无论过程,还是结果,北京国安都是踢出了符合预期的足球风格和套路,然后最终拿到了胜利,也是大家需要的结果。

当然大家可能觉得后防线能更加完美,于大宝踢的中后卫,以及王刚的右后卫,偶尔的问题,让人有点担心,但是大家都预期国安的后防或者会产生一些问题,这基本也就这样了,想得太完美也没用。

虽然巴坎布进了三个进球,但是巴坎布、比埃拉、奥古斯托整个配合很关键,他们就像上图一样,只是露一点脸,但已经有足够的威力支撑着巴坎布,奥古斯托的助攻,比埃拉的策动,

这三人组合的配合默契程度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好的阶段,如果北京国安如果本土球员再给力一点,这个赛季将会在成绩上有所收获。

当然武里南16岁小将攻破了国安的大门,也是让大家心头一惊,泰国青训真牛啊,曾几何时,黄博文等也是16岁就踢中超,首秀破门,但是之后中国青训停滞不前的恶果显露,23岁也需要保护政策才能踢上中超。

足协应该取消U23转会,U23人员必须从自己青训里选拔,大家怎么看?

转会是市场行为,正常职业联赛这个是不能干预的。

俱乐部如果要确保自己的利益,可以用职业的管理来制定球员转会的规则,足协要做的是保证这些规则的公平公正。

另一方面,有些俱乐部这同个位置有几个好的青训球员,而由于人员多有些踢不上,那么不卖掉那对球员的成长也不好。

所以限制u23球员转会不是什么好办法。

谢谢您的邀请!这是清朝的做法!取消U23转会,表面上看是强调青训,“你不搞好青训,就没人可用!”但这种牛不用力耕田就杀了吃肉的强性做法,是违背足球发展规律的,对中国足球的伤害更大。

对U23球员的重视,不唯中国足坛独有,韩国等国家也在实行,甚至乌兹别克斯坦也要向中国学习。主要原因,确实是由于足球后备人才匮乏,或不足以支撑国家队的需要,每逢大赛,还得老将出马。

中国足球青训落后,已经严重制约了足球的发展。阿联酋亚洲杯,里皮不得不遣上年近39岁的郑智、全队平均年龄更是高居各队之首而一度成为各参赛国的笑柄。

近两年,足协出台了U23政策,并随着联赛的需要而不断进行修正。本赛季下半程,再次改为“场上必须保证要有U23球员”。用新任足协主席陈戌源的话来说,“上一个,整个90分钟必须保证一个人(U23),比上3个人次(U23)每场比赛上一分钟、两分钟,效果肯定要好很多”。

中超的U23政策本来就是短期性政策,想要联赛水平提高,还是要做青训。成立完善的各级别青年联赛,这几年足协一直在这么做,相信有曾经的专业运动员孙雯、高洪波入驻的新足协领导班子会越来越好。

U23政策旨在培养年轻球员,它并不管你是哪家青训的球员,只要能培养出优秀球员就行。比如恒大U23很强,优秀球员非常多。用不完租出去,租借到保级队去,能上场同样能给中国足球锻练出好球员。

广州恒大今年租借给河南建业的胡睿宝就很不错,完美的发挥让河南球迷很开心,也把建业一直用的U23球员杜长杰挤到了替补席上,这就是优胜劣汰。像杜长杰这样的球员,实际上已经失去培养价值了,杜长杰踢了四年中超,还是只会低着头在场上折返跑。他的足球生涯已经很难入选国家队了,还不如锻练别家的球员,像胡睿宝这样的球员,多给上场机会,是有机会入选国家队,为国足出力的。

等俱乐部梯队建设完成,青年联赛成熟以后,U23政策会自动消失,各个球队青年才俊多了,自然会让有实力的年轻球员上场,就不用足协强制名上场名额了。

取消U23转会,那U23球员路在何方,现在中国的大足球环境是青训不强,但并不能因为这个而不让U23球员转会而迫使球队重视青训,这完完全全是两个不同的问题。

现在中超中甲俱乐部,真正对青训重视的或者真的只能算是BIG4球队,而其他球队并不是没有青训,而是他们的投入力度不够,或者没有好的苗子出现。苗子这个问题并不是说投入青训就能解决,这就是天赋的问题。

而在部份球队都对青训力度不足的情况下,他们这个程度上还是相对公平,虽然足协在这个赛季后半程要球必须要有一名U23球员在场的规定在提升U23上场的时间,但每一个队伍要找一个U23上场还是问题不大的。

如果每一个队伍都有一个像杨立瑜这样出色的U23球员存在,那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有这种情况,那么中国足球可以说已经能够在未来超越日韩了。

只可惜强队的U23确实强,而弱队的U23确实不是很强。

但如果一个弱队中出现一个较强的U23球员,但因为不能转会而在原队,那确实对于他的成长并没有多大的好处。

像杨立瑜一样,如果继续留下在泰达,那么他的成长会有在恒大那么高吗?我相信他成长或者并没有现在这么高。始终恒大是一支打亚冠级别的球队,各方面都处理中超最前列,这对于球员的成长还是有很大的好处,但如果不能转会的话,那么会让一部份有天赋的球员得不到成长的机会。

假若U23球员不能转会,那么这些年轻球员在加入俱乐部青训的选择上肯定会更多的倾向于强队,毕竟我加入某队之后在23岁前不能转会,这可能让很多弱少的球会根本得不到好的足球苗子,好的足球苗子都要为自己着想,在第一选择上都会认真很多

不同球队中的不同战术,会让很多球员有很多明显的改变,韦世豪是一个例子,在鲁能,国安韦世豪都效力过,但球队的战术并不利于他发展,恒大给了他的舞台,当然韦世豪转会恒大已经过了23岁,但这个只是事例 ,抹杀球员的转会根本是忽视职业足球的原则。

其实像日韩这样的球为什么这么多球员留洋,主要原因确实是他们的青训做得很好,另外就是他们俱乐部对于球员出外踢球都是100%放行,这在中超俱乐部中有多少球队能做得到呢?

大学生联赛是日本足球发展的基本,他们不仅俱乐部发展青训,更多的就是在学校联赛发掘新人,久保健英就是大学联赛走出的一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国足球青训人才井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国足球青训人才井喷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返回顶部
首页
微信
电话
搜索